山东大学第十七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候选人——姜新义 |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6日 16:07 浏览次数: |
姜新义,1981年生,山东人,复旦大学博士,山东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国际先进材料协会会士,国家药监局创新药物临床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山东省靶向递药与高端制剂重点实验室主任。 姜新义教授事迹介绍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姜新义教授始终秉持身教重于言教、感化重于训责的教育理念。自2017年入职山东大学以来,他深耕科研与教学工作已有八年,始终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思想道德、文化知识和社会实践等各类教育环节,落实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求,践行“教书育人、培根铸魂”的使命担当。他深入参与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等各层次人才培养工作,以培养国家高素质医学人才为己任,立志为医学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纳米科技承古融今,药物研发济世仁心。作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他长期聚焦于核酸药物递送等前沿交叉领域,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在Nature Cancer、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Nature Nanotechnology、PNAS 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原创论文60余篇。他主编研究生教材《核酸药物递送关键技术及应用》,累计申报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PCT国际专利4项、美国专利5项,已获授权专利20余项,成果转让3项,转化金额累计超过2000万元。他应邀在国际控释协会年会、中国药学大会等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百余次,荣获国际先进材料协会科学家奖等多项荣誉。 三尺讲台,授业解惑。他长期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构建融合“基于问题的学习法(PBL)”与“实践案例讨论法”的多层次启发式教学体系。作为核心教师之一,他参与主讲的《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线上课程被教育部认定为优质教学资源,先后入选“双一流高校专业课程TOP100”和“山东省一流课程”,已覆盖全国30余所高校,累计选课学生超过7000人。在研究生培养方面,他首创“UID研究生培育理念”,开设“Learn-Connect-Create”科研思维训练微讲堂,引导学生突破传统科研范式,激发创新意识与学术热情,助力高水平原创成果的产出。 身如泰山立风骨,思若长江育英才。他独创"个性化三维培养模型",根据学生学术背景和职业规划定制成长路径;设立"学术人生"导师工作坊,结合海外求学经历指导学生规划职业发展,同时构建"产学教研用"五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所指导的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先后荣获国家奖学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学生称号、山东省优秀毕业生荣誉及校长奖学金等奖项,同时有40余名本科生进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继续深造;多名研究生获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一等奖;4名博士生获教育部“博新”人才计划资助、基金委-博士生项目资助等荣誉。 以社会责任为导向,以知行合一为理念。他构建"产学教研用"五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坚持教学与实践并进,为学生构建完善的社企院校多方协同融合实践机制,做到“学为所用,学有所用”;联合山东省药学科学院、齐都药业、山东兴瑞生物等企业建立多元融合育人机制,通过资源互补、产学教研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主导研发的纳米制剂等科研成果已通过技术转让惠及民生,相关治疗方案正稳步推进临床应用,持续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服务社会。 春晖有影,润物无声。姜新义教授以治学之严谨诠释学者风骨,以育人之热忱铸就师者仁心。他始终秉承着“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山大校训,始终坚守着“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教学宗旨。一灯传诸灯,薪火照清风,他愿做学生的引航灯,不断追寻真理的脚步,共同书写济世之华章。
|
下一条:药学院关于开展2026年研究生指导教师招生资格认定工作的通知 |
【关闭】
山东大学第十七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候选人——姜新义 |
发布日期:2025-05-16 浏览次数: |
姜新义,1981年生,山东人,复旦大学博士,山东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国际先进材料协会会士,国家药监局创新药物临床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山东省靶向递药与高端制剂重点实验室主任。 姜新义教授事迹介绍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姜新义教授始终秉持身教重于言教、感化重于训责的教育理念。自2017年入职山东大学以来,他深耕科研与教学工作已有八年,始终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思想道德、文化知识和社会实践等各类教育环节,落实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求,践行“教书育人、培根铸魂”的使命担当。他深入参与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等各层次人才培养工作,以培养国家高素质医学人才为己任,立志为医学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纳米科技承古融今,药物研发济世仁心。作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他长期聚焦于核酸药物递送等前沿交叉领域,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在Nature Cancer、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Nature Nanotechnology、PNAS 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原创论文60余篇。他主编研究生教材《核酸药物递送关键技术及应用》,累计申报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PCT国际专利4项、美国专利5项,已获授权专利20余项,成果转让3项,转化金额累计超过2000万元。他应邀在国际控释协会年会、中国药学大会等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百余次,荣获国际先进材料协会科学家奖等多项荣誉。 三尺讲台,授业解惑。他长期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构建融合“基于问题的学习法(PBL)”与“实践案例讨论法”的多层次启发式教学体系。作为核心教师之一,他参与主讲的《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线上课程被教育部认定为优质教学资源,先后入选“双一流高校专业课程TOP100”和“山东省一流课程”,已覆盖全国30余所高校,累计选课学生超过7000人。在研究生培养方面,他首创“UID研究生培育理念”,开设“Learn-Connect-Create”科研思维训练微讲堂,引导学生突破传统科研范式,激发创新意识与学术热情,助力高水平原创成果的产出。 身如泰山立风骨,思若长江育英才。他独创"个性化三维培养模型",根据学生学术背景和职业规划定制成长路径;设立"学术人生"导师工作坊,结合海外求学经历指导学生规划职业发展,同时构建"产学教研用"五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所指导的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先后荣获国家奖学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学生称号、山东省优秀毕业生荣誉及校长奖学金等奖项,同时有40余名本科生进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继续深造;多名研究生获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一等奖;4名博士生获教育部“博新”人才计划资助、基金委-博士生项目资助等荣誉。 以社会责任为导向,以知行合一为理念。他构建"产学教研用"五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坚持教学与实践并进,为学生构建完善的社企院校多方协同融合实践机制,做到“学为所用,学有所用”;联合山东省药学科学院、齐都药业、山东兴瑞生物等企业建立多元融合育人机制,通过资源互补、产学教研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主导研发的纳米制剂等科研成果已通过技术转让惠及民生,相关治疗方案正稳步推进临床应用,持续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服务社会。 春晖有影,润物无声。姜新义教授以治学之严谨诠释学者风骨,以育人之热忱铸就师者仁心。他始终秉承着“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山大校训,始终坚守着“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教学宗旨。一灯传诸灯,薪火照清风,他愿做学生的引航灯,不断追寻真理的脚步,共同书写济世之华章。
|
下一条:药学院关于开展2026年研究生指导教师招生资格认定工作的通知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