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药学院第十一期“教授论坛”成功举办

作者:发布日期:2016年10月31日 16:42:43点击数:

2016年10月28日下午,药学院本年度第十一期“教授论坛”在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药学科研楼五层报告厅按计划举行。来自生药学研究所的温学森教授和药物分析测试中心的邢杰研究员为在场师生带来了精彩的讲座。

温学森教授是我院生药学专业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饮片炮制工艺及其炮制机理研究,中药材产地加工工艺及其加工机理研究,及中药新药和保健食品的研究与开发。温教授此次讲座的主题为“从地黄加工炮制研究看中药制药技术的科学性”。中医中药历经数千年的临床实践,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毋容置疑,而传统制药技术是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保障。产后加工和炮制是中药制药技术的核心,至今人们对其机理仍然认识不够深入,只能强调中药生产的规范化,还难以进一步提高其质量。为了实现中药现代化,揭示中药加工炮制机理是亟待开展的研究课题。温教授结合其课题组多年来对地黄的现代化研究,包括地黄种质资源、连作障碍、病毒病防治、产后加工机理和炮制机理等,从地黄主要成分和药理活性的变化入手,为大家讲述了地黄加工炮制的机理,并阐述了熟地黄在抗抑郁、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和肿瘤化疗副作用等方面的生物活性。

邢杰研究员为药物分析测试中心研究员,药物分析学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药物代谢研究,包括:体内外生物转化研究、药物代谢酶的诱导和抑制、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等,以及质谱技术的应用研究,包括采用高分辨质谱技术筛选生物样品中的代谢产物等。此次讲座的题目为“青蒿素类药物的代谢研究”。青蒿素类药物是目前针对恶性疟原虫惟一有效的药物,但其多次用药后体内暴露量降低,WHO推荐青蒿素类药物只能与其他长效抗疟药合用,即基于青蒿素类药物的联合疗法(Artemisinin-based Combination Therapy; ACT)。虽然该类药物临床使用近30年,但其作用机制和起效形式尚不明确。鉴于青蒿素类药物在体内经历广泛的生物转化,对该类药物的代谢研究将有助于对其活性形式、临床合理用药等的深入理解。邢教授结合其对青蒿素类药物代谢的研究成果介绍了该类药物的代谢研究进展。揭示了青蒿素类药物的生物转化过程,发现该类药物存在自身代谢性相互作用,发现核受体CAR 540C>T基因多态性对青蒿素类药物的药效(体内暴露水平)具有显著影响,阐释了不同人群服用青蒿素类药物存在显著个体差异的现象。

两位教授的精彩报告引起了与会听众的阵阵掌声,在场师生就相关的研究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两位教授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回答。通过教授论坛,促进了交流,增进了学科之间的了解,得到了师生了好评。

撰稿人:王小宁 审稿人:刘新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