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拓展培养  >  正文

药学院“身入乡土,心系振兴”实践队赴菏泽定陶区开展中期实践活动

作者:郭福盈、辛佳琦、刘柯君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9日 08:00:00点击数:

在半堤镇探寻乡村振兴实践路径的过程中,药学院“身入乡土,心系振兴”社会实践队不仅关注产业发展与村庄治理,更渴望从扎根乡土的前辈身上读懂基层大地上的精神传承。为此,实践队采访了当地的“三八红旗手”苏秀芬和“板报爷爷”李永祥,并聆听了他们用岁月沉淀初心与担当的故事。

7月6日下午,实践队抵达半堤镇大徐行政村,对当地的“板报爷爷”李永祥和“三八红旗手”苏秀芬展开了采访。队员们在采访中了解到,现年近九旬的李永祥自入党以来一直保持着自学党史理论的习惯,并通过多种方式来宣传党史,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自1949年起,他便通过自费的墨水与粉笔向村民们宣传党的政策与方针。他所绘制的黑板报内容紧贴时代脉搏,早期重点宣传毛主席的文章,随着时代发展,逐渐深入宣传领导人思想以及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方寸黑板,成为了在乡村记录时代发展、传递党的声音的窗口。李永祥也凭借多年如一日的坚持与付出,成为了党在农村地区的宣传先锋,为乡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政策普及贡献了重要力量。

此外,在与89岁的苏秀芬的交流中,实践队成员了解到,她在青年时便肩扛起生产队长的重任。彼时,她积极带领队员与其他劳动队竞争劳动,以辛勤的劳作在田垄间留下了奋斗的足迹。1958年,她凭借出色的劳动表现荣获“三八红旗手”称号,且这份荣誉并未让她停下劳作的脚步。此后,她依旧全身心投入到日常劳动中。如今,她依旧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多年来,劳动已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深融入了她的血脉。她始终秉持着朴素、纯净的劳动精神,且这种精神贯穿了她的整个人生,不断锤炼着她的身心,让她在平凡的劳动中展现出了坚韧与执着。

7月6日晚,实践队在村庄内组织了一场放映活动,为村民们带来了丰富的文化体验,并以此为契机开展了调研工作。放映前,队员们首先表演了笛子独奏《沂蒙山小调》。随后,全体队员共同合唱了《我的祖国》和《外婆的澎湖湾》两首歌曲,有效拉近了队员们与村民之间的心灵距离。表演后,实践队为村民们播放了电影《朝阳沟》。这部讲述大学生上山下乡故事的电影,引发了大部分老年人的兴趣。与此同时,队员们也分散到了村民身边,与村内老年人聊天,对农村居民的实际生活与精神状况进行了调研,进一步拉近了队员与村民之间的关系。

此次与村民的深入交流和实地调研,不仅增进了队员们与村民之间的感情,还让实践队对半堤镇大徐行政村的现状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为后续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在看到前辈们为乡村发展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后,队员们深受鼓舞,深刻认识到了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

作者:郭福盈、辛佳琦、刘柯君 审核:杜金穗、郭宜珍、辛文渊 编辑:周笑天 责编:杨璐萍